守护“心门”的TAVR手术,究竟是什么?
▎本期科普作者??
70多岁的刘奶奶(化名),近些日子老是觉得胸闷,呼吸急促,原来能跟老伴儿正常散步的她最近慢走平路都会觉得气短,甚至达到了夜间不能休息的程度,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在家人的陪同下,刘奶奶来到了淮河医院就诊,心血管内科张韩副主任医师接诊了这位老太太。
经过详细的病史采集、鉴别诊断并完善了相关检查,张韩主任给刘奶奶做出了最终诊断: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张主任告诉刘奶奶,正常的主动脉瓣瓣口面积在3-4cm2,而她的主动脉瓣瓣口面积估测只有0.5cm2,且合并有轻度的关闭不全及心室扩大,左心室的射血分数存在显著下降,说明心脏的功能收到了很大的影响。刘奶奶在家出现的胸闷、气短的症状是由瓣膜病变引发心力衰竭的表现,这一疾病存在猝死的风险,情况十分危急。
张韩主任医疗团队经过细致分析,认为刘奶奶适合进行TAVR手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经过细致的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刘奶奶最终康复出院。今天,就请大家跟随小编一起,了解主动脉瓣狭窄,走进守护“心门”的TAVR手术。
主动脉瓣,就是人体血液离开心脏的第一扇大门。心脏收缩将血液经过主动脉瓣射入主动脉,维持我们正常的血压和全身供血。一旦主动脉瓣严重狭窄,心脏的血液排出受阻,会引发心肌缺血、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猝死。
▲主动脉瓣病变示意图
据统计,主动脉瓣狭窄发病率在>75岁人群达2.5%,在>85岁人群可达8%,是仅次于高血压和冠心病的第三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一旦患者出现症状后不及时治疗,平均生存期仅为2-3年,成为威胁老年人生命的严重老年病。
以前,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只能通过外科手术开胸换瓣,需锯开胸骨,创伤较大,俗称开大刀。但刘奶奶年龄大,而且此次检查发现合并冠脉严重狭窄和心力衰竭,可能难耐受传统外科开胸手术,但继续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还面临着猝死可能。面对这一难题,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多学科团队共同讨论并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采取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是一种微创瓣膜置换手术,整个过程只需在大腿根部穿刺1个大约1厘米的小孔,就能把人工的主动脉瓣送达心脏,从而完成人工瓣膜植入,恢复瓣膜功能。在欧美国家指南中,TAVR治疗已被列为外科手术风险中高危患者的替代治疗方案。与传统手术相比,TAVR手术具有术后恢复较快、住院时间较短、切口感染率较低等优点,目前在临床中已经应用越来越多。
▲TAVR手术示意图
作为一项高技术含量的医疗新技术,TAVR手术的开展需要很多个科室的共同合作,对医院的整体技术实力要求很高。在我院瓣膜中心多学科合作模式下,刘奶奶的整个手术一气呵成,结果令人满意,最大限度保障了患者安全。
▲TAVR术中影像资料
经过系统的治疗,刘奶奶状态良好,心功能改善明显,目前已经平稳出院,门诊复查心脏功能恢复良好。
术前 | 术后 |
▲TAVR术前术后心脏彩超情况对比
目前我院心内科正努力创建国家级瓣膜中心,心内科瓣膜团队将继续努力,致力于让更多的老年主动脉瓣疾病患者在我院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快速的恢复健康,享受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医学科普 仅供参考
▎策划制作??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编辑:杨昕昕 朱萌萌
校验:陈聪 朱桓均
责编:吴行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