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带我们体验更多未知世界 | 叙事编者按
换一种方式诉说,让医学叙事拥有更多可能
有趣的话不该只有自己听
| 编者按
近几年,叙事医学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推广。同时,令叙事医学能够得以实践的,医者的叙事能力也开始逐步变成焦点。
对此,小编也认为,找回技术主义医学中,被我们忽视掉的叙事人文部分,确是能让如今愈发紧张的医患关系得以缓解的有效方式。
所以,今天我们来探讨的话题便是我院泌尿外科二病区副主任医师田鑫曾写的文章——关于医者叙事能力的培养,大家可以点击聆听~
本期解读
叙事工坊丨潜心阅读 · 深刻共情
▼点击为您朗读文章▼
众所周知,叙事医学概念中的叙事能力,主要是一种医患间的情感交流。
那么,结合文章中指出的观点可以发现,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不仅能够让人了解到更多未知事物,同时里面丰富的人物情感脉络,也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有温度、善思考的人。
其实对于文学世界的奥妙,古人早就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来诠释过??。
相信很多人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当然这不是说在翻看书时真的能在里面变出个美女或金钱什么的????,只是在认真读完一部精彩的作品后的那种畅快感,会让我们有种仿佛经历了一遍作品中人物和情节的错觉。
小编认为 ,就像很少人经历过战争年代,但是却能从《在这世界的角落》中,体会到分离和死亡;即便仍是少年,也同样可以从《活着》中,学着去思考生命、成长与幸福的定义;或是通过一部《当呼吸化为空气》,去试着以医患不同视角探索两个完全各异的世界。
与现代医学之父奥斯勒观点类似,杨晓霖教授也是同样赞成医者不仅仅局限于医学类作品,而是要做全类阅读。
她认为当我们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阅读他人故事时,很多时候都会产生代入感,会不自觉地将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个角色。
当我们学会以他人视角审视问题,就能更好地理解他人,而当医者能更为深入的读懂患者疾病之外的自我状况时,就能被视为具有了叙事能力。
? 本期解读
杨晓霖
南方医科大学教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叙事医学分享中心首席专家,生命健康叙事分享中心创始人,主要从事叙事医学与文学叙事研究。中国医师协会奥斯勒研究会会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叙事医学学组组长,英国剑桥大学与伯明翰大学访问学者,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国际养老协会顾问。《医学与哲学》、《叙事医学》、《亚洲医学人文》、《护理学报》等学术期刊编委或审稿专家,发表论文近百篇,主持项目10余项,译介学术论述近300万字,出版专著、译著及学术辑刊8部;独立主编由人卫社出版国内第一本叙事医学教材《叙事医学人文读本》和《人文与叙事》系列丛书;2016年被全国社科规划办评为认真负责鉴定专家。
? 写在最后的话
可能阅读不一定会带给我们直观性的收益,但是却能让内心更加丰盈柔软;也许阅读不能改变我们暂时的境遇,但会在脑中留下一种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去做抉择,帮助我们找到更好的自己。
最后,
借用一句雨果的名言来结束我们今天的内容!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