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时,我加入到了淮医这个大家庭中。从出生到死亡,一个人不可能不和医院打交道。在当时的我看来,能来到医院工作,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家里因此就有了依靠。我本身并不学医,而在这里工作的这十一年里,让我得以更深的了解到淮医文化以及医生、护士工作时的辛苦:抢救病人时的雷厉风行,争分夺秒;安慰家属时的柔情慰藉,春风化雨;工作时的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患者去世时的彷徨与哀伤;抗击疫情时的无畏与专业,这些都让我记忆犹新,心中激荡,所有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在这里也被体现的淋漓尽致。渐渐地,当我成为一名淮医人,这种精神也随之深入我骨髓中,我清楚地感知到,这些东西,是流淌在我血脉当中的。
淮医,是我的人生之光,也是我的幸福之源。在淮医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我收获了一生的挚爱,我们在此相知相爱,成了家,并育有一子。我的妻子是淮医一名普通的儿科护士,她每天早出晚归,忙忙碌碌,上班时像打了鸡血一样,脚底生风,下班时直喊着腰酸背痛,有时一句话都不想说。我们的孩子正值活泼好动,精力无限,总是缠着她,“妈妈你陪我玩游戏呗,妈妈你能给我讲故事嘛?”这时她又拖着疲惫的身体陪孩子学习玩耍,但精力有限的她有时累的身心俱疲,但想到心中的热爱与责任,每次投入工作时又会进入忘我状态。
随着冬季的来临,儿童的各种流行病处于高发期。发热门诊儿科输液室成为医院最热闹的地方,有时门都进不去,一个孩子生病,全家总动员。只见她一会儿哄着孩子,平复害怕打针的恐惧心理,用专业的手法扎针,一针见血,一会儿又耐心的安慰病患家属情绪,向家属说明打针、用药注意事项,一遍又一遍,有孩子症状缓解的欣喜,有家属不理解时的委屈。她告诉我每个来这里看病的家长心里都很急,孩子生病,恨不得自己代替孩子承受病痛,要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把病人当成自己的孩子,把家属当成自己的家人,用心用爱,用自己专业的技术,减轻孩子的痛苦,这样患者家属也会得到安慰,从而相信我们,理解我们。我对她说:“媳妇,你眼睛里有光!”
是啊,愿这束光照进每个人的心里…
2019年,受院党委的指派,我开始了驻村扶贫工作。离开家时,她说:“要好好工作,干出成绩,别丢咱淮医人的脸!放心,家里一切有我。”作为护士家属我知道,这句话的背后她要承担的是什么,而我能做的却只有收起满怀的愧疚,踏上新的征程。
在领导和老驻村工作队队员的关怀教导下,我迅速进入角色,适应驻村工作节奏,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增强实践能力,同时思考医院医生护士与患者及家属的关系和我们驻村工作与困难群众的关系,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处。比如都需要有专业高效的业务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关怀备至的沟通能力,主动去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患者和困难群众都能过上健康幸福的生活。此时,我又想起了那束“光”。在“光”的引导下,我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家人,用心,用爱。
“老张,今年嫩家羊又添几只小羊?前些天下雨受灾,保险赔付到账了没有”
“李叔,嫩那小孙女户口赶紧落户,俺哥又去新乡打工了不是?听说那边工资高”
平日里的关心问候、拉家常,是能迅速拉进与困难群众之间的距离的。我用关心走进他们的生活,用爱心走进他们的心里,通过沟通了解他们需要什么、要解决什么困难,又认真思考怎样帮扶才能使他们过上好日子。我总是尽全力去高质量地完成领导交给我们的任务,就是为了能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阶段有效地衔接乡村振兴,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