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疼痛别忍着!“术后镇痛”了解一下
▎本期科普作者??麻醉科主治医师 丁涛
大家好
这里是『医生说』
据统计,近几年来全中国年手术量接近7000万例
并以每年接近10%的速度持续增长
在手术前访视患者时经常会被问到术后疼痛的问题
那么术后疼痛到底是怎样的
我们又该如何去面对它呢?
今天让麻醉医生带我们了解一下吧!
手术前,麻醉医生会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麻醉方案,包括: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后两者就是俗称的“局部麻醉”),然后等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先由麻醉医生为患者实施麻醉,再开始手术。
手术中,麻醉医生会根据手术进展及患者的状况随时将麻醉深度调整在一个合适的水平,不会让患者感觉到任何疼痛的。直到手术结束,方减浅麻醉,让患者苏醒。
手术后,由于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及个人耐受力等不同,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术后疼痛,这主要与皮肤、肌肉、皮下组织及其它组织和器官受牵拉或者切除后的感觉异常相关。有研究表明,约有超过30%的患者表示在术后24小时经历过较剧烈的疼痛。
1、由于致痛和炎性介质的异常释放,可加重原发病灶的缺血、缺氧和水肿,引起机体内激素和酶系统代谢异常,蛋白质合成缓慢,分解加速,不利于切口愈合。
2、疼痛可引起病人无法或不敢用力咳嗽,限制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使痰液集聚在肺部,引起肺部感染等;同时还可导致胃肠蠕动减少,胃肠功能恢复延迟,延长住院时间。
3、假如术后急性疼痛未积极治疗可能演变为慢性疼痛,疼痛可持续半年甚至数年之久,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甚至引起病人精神、情绪以及行为的改变。
1、可以减轻或消除患者因手术创伤引起的急性疼痛,减少炎性介质的异常释放,防止一系列应激反应发生。
2、可以减少手术的并发症,缓解病人焦虑的情绪,从而加快术后康复,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
3、可以改善睡眠、增强术后免疫功能、促进咳嗽排痰,减少肺部感染、提前下床活动,预防下肢静脉栓塞和肠粘连等术后并发症,促进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
迄今为止,尚无任何药物能够单独有效的制止疼痛又无副作用,现代医学中,多模式镇痛是最常见的术后镇痛方式。
多模式镇痛是联合作用机制不同的镇痛技术或作用机制不同的镇痛药,作用于疼痛传导通路不同的靶点,发挥镇痛的相加或协同作用,可使每种药物剂量减少,不良反应相应减低,常见的多模式镇痛包含镇痛药物多模式和镇痛途径多模式。多模式镇痛可以使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改善睡眠、增强术后免疫功能;促进咳嗽排痰、减少肺部感染、预防下肢静脉栓塞和肠粘连等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各项功能的早期恢复,加速康复出院。
满足广大患者的舒适化医疗服务需求是我们麻醉医生的宗旨,改善患者术后疼痛也一直是麻醉医生们工作的任务之一。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麻醉科在精准麻醉、减少应激反应、预防各种并发症以及有效镇痛等方面均有丰富经验并不断钻研。希望通过今天的科普,使大家能够真正的认识“术后疼痛”,并在麻醉医生的帮助下解决“术后疼痛”,享受更好的就医体验。
医学科普 仅供参考
责编:吴行 编辑:杨昕昕 校对:陈聪 朱桓均
声明: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官方微信刊载此文、使用相关图片视频等素材,是出于扩散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不明确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