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服务电话 :400-108-1900
您好,请 登录注册
您好, 请 登录注册

人文之声丨恰同学少年 · 风华正茂

发布时间 :2020-04-01
手机阅览本篇文章
AA


“90后”党员,在国家需要的地方绽放最美的芳华 | 第136期


点击收听



作者:张松丨援鄂医疗队队员

为你朗读:练书锋丨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教师




晚上好,这里是淮医人文之声,我是朗读者练书锋,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我们迎来的不是万家灯火,而是爆发的疫情。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每个人都被卷入了一场特殊的战疫。在抗疫这条路上,他们背负着国家和人民的期望与信任,步履坚韧脚步铿锵。今天,大家将听到的是援鄂医疗队张松的故事——《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今天是2020年3月20日,最后的一个夜班结束了,我们也正式的结束了在武汉四院的工作,准备于3月26日返回河南。在剩下的空闲时间里,我们组织队员开会,对这两个月以来的工作做了一系列汇总,大家有的对病区工作进行总结改进,有的在和病人联系询问着恢复情况。我也提笔记录下了在武汉的这段时光...


2020年1月25日,正是大年初一。我在下班的路上,听着车里的电台持续播放着有关武汉疫情的情况,不由得感到一阵揪心。当天夜里,就接到了护士长的通知,准备选派一批医护人员明日前往武汉救援。我明白,此时的武汉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我主动请缨,成为了河南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我的爱人也是我们医院的一名医务工作者,她只是说了句:“家里你不用担心,我和孩子们等你回来”。我点点头,握住了她的手,静默了片刻,此刻的无声胜过了千言万语。


还记得刚到武汉时,我们主要负责武汉四院的三个隔离病房,我和队员们所在的10楼病区有将近40个确诊病人。其中有三分之一都是危重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差。这种情况让初到武汉的我们不由得感到忐忑不安,一方面是对一无所知情况的担忧,另一方面则是为被疫情折磨着的病患而心疼。


之后,在经过感控培训后。我积极参与了护理工作流程的制定,虽然在本队里,论年龄我不是最年长的、论参加工作年限我也不是最长的。但组长的责任担在肩上,我便应当积极主动地承担起这个责任,尽自己的力量把它做好。“等疫情结束,我们一起回家”这是我对每一位队员的承诺,在白天工作时,我会先进入隔离病房完成接班任务,并且尽可能坚持到最后一个离开。


为了防止废弃防护服二次传染的风险,医疗垃圾处理的工作,我尽可能不让大家参与,一个人去完成 。在夜班的12个小时里,我会在清洁区等待正在病区值班的队员们,在记录医护情况的同时随时准备接替队友们的工作。那个时候,虽然我和队员们都穿着厚厚的隔离服看不清楚对方的面容,但心里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安心。他们的存在就仿佛镇定剂一般,让我知道我从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趁着休息间隙,我和队友们会就近找一处地方坐下,一边安排后续的工作,一边整理相关的护理记录。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隔离病区有一位年近80岁的范老先生,因为年纪较大生活不能自理。上班时,我发现他的尿不湿大小不合适。看到这个情况,第二天我把自己的尿不湿拿到病区为老先生换上,他得知是我拿自己的尿不湿给他后,起初一直连连推拒着,几番沟通后,老先生微颤着手接下。之后他一直握住我的手,不停地感谢。其实当时我们也是紧急支援,刚来武汉时生活用品相对紧缺,也是依靠后方同志连夜为驰援队员准备的医用防护物资而生活。后来为了能给老先生省下这些尿不湿,我上班之前都尽量不喝水,队员们知道这件事之后,也纷纷把自己平时省下来的生活物资搬到了病区,我们都只是相视一笑,我想这就是淮医精神吧。


2月14日那天,我拖着疲惫身躯回到了宾馆,长时间禁锢在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与隔离衣中,突然放松下来,身体有些僵硬的不适。我歪着头靠在沙发上歇息,思考着明天如何合理安排工作。这时电话响了,当看到是我爱人视频来电的那一瞬间,我有些意外。因为她也一直在前线忙碌着,再加上为了不让我分心,在此期间她几乎很少主动和我联系。视频接通后,两张熟悉又稚嫩的小脸冲着我开心的叫着:“爸爸,爸爸”,我惊喜极了,眼也不眨地盯着孩子们说:“你们怎么还不睡呢”,爱人说他们念叨好久了,说想爸爸了,非要等你下班视频。“你们在家有没有好好听妈妈的话啊?”,听到我说话,两个孩子都互相争着点头。看着孩子认真保证的小模样,我和爱人都笑了。挂断电话后,我心里怅然若失,那一瞬间我真的想抱抱我的孩子们。但当我抬眼看到桌子上记录的密密麻麻的汇总表,想到躺在病床上那一双双无助的,等待帮助的眼睛……我快速地收拾好了自己的情绪。纵然无比挂念千里之外的家人,但我更明白我此行的任务所在。一切的一切,只愿武汉能快点好起来!


2月26日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在火红的党旗下和我的战友们共同庄严的宣誓,我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当宣誓仪式开始,国际歌唱响的那一刻,援鄂这30天里发生的一幕幕场景无比清晰的从我脑海划过。临别时亲人、同事、领导的叮咛嘱托、初来武汉时的忐忑不安、以及无数武汉人民的坚强和乐观。他们鼓舞着我战胜了初入病房的忐忑,当宣读誓词时我热泪盈眶,疫情之前,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我们来到了武汉,这一切,我不惧亦不悔。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自此之后我每每将“红星”和“有事找党员”的字样写于防护服上,以此来激励和鞭策自己,也将敢于担当作为的精神深深刻在心中。同时,我们也在一天天持续下降的确诊病历中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在医疗队专家的治疗和我们的精心护理下,患者们身体慢慢恢复,脸上的笑容也多了。随着一个又一个患者出院,看着病区渐渐空出的床位以及痊愈患者告别我们时充满感激的笑颜,那一刻,我觉得所有努力与辛苦都是值得的!


武汉樱花已然盛开,等待着我们的淮医人,我们回来了!




淮医·力量

用责任和担当彰显淮医精神


青春一代

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国家就有前途

民族就有希望

加油,淮医人




乔木亭亭倚盖苍,栉风沐雨自担当

字里行间,家国情怀



▎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我知道,病毒传播的速度很快,快的让人措手不及,但我也知道,爱与希望传播的速度更快,能从寒冬腊月穿越到春暖花开;我知道,寒冬霜花漫天,但我也知道,没有一个寒冬不会逾越,温暖的春天也在人们的祈愿中而到来;我知道,每个人都生而平凡,但我也知道,总有一些人选择不凡,只因他们是医者!淮医人,我们终于等到你们~


▎关于朗读者



练书锋


我叫练书锋,是河南大学的一名教师,读过援鄂医疗队队员张松做的记录,我深受感动;这份感动来自于他的无畏、奉献、进取,以及对家人、对患者、对同事深沉的爱。在这里,真诚地向张松及每一位援鄂医疗队成员道一声:谢谢您,您辛苦了!援鄂医疗队的凯旋,点亮了战胜疫情的希望之光,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让我们心手相牵、翘首期盼,相信胜利就在前方!